网点及ATM 客户投诉渠道
反假货币历史回顾(一)
发表时间:2012-09-14 15:36:5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曾经在 一定区域内建立银行机构、发行自己的货币,以实现支持革命战争、发展根据地经济和筹集行政事业费用的目的。因此,抗币的防伪与反假直接关系着根据地政权的生存安危。革命时期在货币设计、制作方面的主要防伪措施:

   (一)因地制宜增强抗币的防伪性能——主要是利用根据地特有的原材料印制出具有独特抗伪性能的货币。最为典型的事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根据地的盐阜银
行用桑树根皮做钞纸材料,加进染色的羊毛丝,印制出的盐阜抗币牢度好、难以伪造。

   (二)使用以暗记为主的防伪手段——制作过程中由雕刻师在一定的位置加入一些暗记,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十分有效的防伪措施,而且也为后来第一套人民币的技术防伪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抗战时期在安徽一带发行的大江币,其钞版的设计十分巧妙地运用了暗记手法:在元以上的铜版制作中分别在不同部位嵌入“C”、“K”(代表中共)两个字母,如10元券钞版上“C”、“K”两个字母分别设置在水闸旁边的大树枝叶里,即非常清晰又比较隐蔽。

   (三)建立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防范——采取专人负责兑换、负责人签字、生产部门相互制约、严密内部约束等措施来达到防伪反假的目的。手写的签名和发行机构管理人名章是根据地钞票上使用的主要防伪手段之一。这些办法虽然比较传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是具有较好的效果。

              ――本文摘自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秘书处《反假与防假》


 

 

 

扫描二维码
登录手机银行